今年兩會期間,習近平總書記與代表委員共商國是,解決民生關切,讓多國專家學者印象非常深刻。他們認為,通過兩會這一窗口能夠更深刻感知中國民主體現人民當家作主,中國的民主是真正的人民民主。
全國兩會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大展覽。本質是民主,核心是人民,特點是全過程。就拿政府工作報告來說,從開始起草,到征求、吸取各方意見反復修改,再到正式提請全國人大全體會議審議,一般歷時兩三個月,可以說是一個聚民意、集民智、凝民心的過程。從去年底,國務院就在社交媒體開展網民建言征集活動,起草組多次召開會議,召開民主黨派、專家學者座談會廣泛聽取意見。在提交大會正式審議階段,國務院組成人員和有關部門負責人,以及報告起草組工作人員,分赴各個代表團,聽取代表委員的意見和建議,認真整理吸收。這樣的報告就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產物。
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真實管用的民主。兩會期間,不同意見展開爭鳴,在共商國是中找到最大公約數,形成最有群眾基礎的共識。去年全國兩會期間,代表提出的473件議案,已由相關專門委員會全部審議完畢,其中90件議案涉及的30個立法項目已審議通過或正在審議,176件議案涉及的68個立法項目已列入立法規劃或計劃。大會期間代表提出的8993件建議,統一交由194家承辦單位研究辦理并全部辦理完畢;閉會期間代表提出的265件建議,交由98家承辦單位研究辦理并逐一向代表反饋辦理情況。政協委員、政協各參加單位提出提案6117件,立案5039件,辦復率為99.8%。議案、建議和提案推動解決了一批實際問題。
全過程民主突出并貴在全面性。民主主體的廣泛性、民主范圍的全覆蓋,保證了民主實踐的完整性、連續性和民主目標的有效性。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,是中國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環節。代表委員借助兩會平臺,將各行各業的民意梳理匯總、形成議案、建議和提案,將人民的意愿融入國家頂層設計,寫進政策法規,真正體現了民主的價值魅力。從宏觀經濟到鄉村振興,從教育醫療到公共服務,從生活冷暖到安居樂業,老百姓關心的事就是兩會的議題,代表委員把社情民意帶到會場,上升為國家議事日程。
民之所盼,議政所為;政之所施,民主引領。一年一度的政治盛會,關涉每個中國人的小日子。如今,奇葩證明少了,城市藍天多了,企業稅費負擔減輕了,不少常用藥明顯降價了。很多實實在在的變化,就是借著兩會這個民主大平臺推動促成的。普通人的意見、老百姓的心思,由代表委員帶上全國兩會,就有可能轉化為政府的決策。民之所望,政之所向,體現執政情懷,也是發揚民主的結果。
歷史實踐證明全過程人民民主在中國行得通、很管用。中國式民主的勃勃生機和強大生命力,讓中國更加自信、更加堅定。同時,也為促進人類政治文明進步、民主事業發展貢獻了中國方案,為其他國家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政治道路提供了智慧。(張全林)